<script type="application/ld+json&q
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 一请联系 微--xhmcz122
Q-210969415

第一次形考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A.心理规律
B.心理活动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2.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之为( )。
A..心理过程
B.
心理状态
C.心理特征
D..个性心理
3.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4.第一次作业(导论至第五章)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其题号并填入括弧。每题2分,共计30分)
1.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________的总和。”
A.家庭关系
B.工作关系
C.社会关系
D.人际关系
2.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必须以___________为指导。
A.马克思主义
B.唯物辩证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身的研究方法,哲学的方法显示出以下哪几个典型特征?
A.抽象性、反思性、逻辑性
B.抽象性、逻辑性、批判性
C.逻辑性、形象性、批判性
D.抽象性、反思性、批判性
4.通常认为的“古希腊三贤”是________。
A.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
B.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柏拉图
5.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界定为人类文明时期的 “________”。
A.轴心时代
B.萌芽时代
C.黄金时代
D.关键时代
6.现代意义上的“历史”一词通常认为是从_______传入中国的。
A.印度
B.日本
C.新加坡
D.马来西亚
7._________ 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在古罗马时代,他被誉为“历史之父”。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希罗多德
8.在西方世界,勒内·韦勒克和奥斯汀·沃伦合著的 《________》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学理论著作和高校教材,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
A.西方文学史
B.全球文学史
C.文学理论
D.文学概论
9.我国南朝时期刘勰的 《________》,体系严密,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巨著。
A.淮南鸿烈
B.文心雕龙
C.五灯会元
D.世说新语
10.在文学理论中,苏联卓越的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提出的“________”理论也很值得重视。。
A.人性小说
B.意识流小说
C.新小说
D.复调小说
11.古希腊传统的“三艺”是指________。
A.算术、几何、天文
B.语法、修辞、辩论术
C.语法、算术、音乐
D.算术、修辞、音乐
12.________,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原属文学门类的艺术学从文学所属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4个并列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成为新的,13个学科门 类,即艺术学门类。
A.2011年
B.2012年
C.2013年
D.2014年
13.毕加索在1907年创作的 《________》被认为是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A.斗牛士
B.和平鸽
C.格尔尼卡
D.亚威农少女
14.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 。
A.需要什么、生产什么、如何分配
B.生产什么、如何分配、如何消费
C.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D.生产什么、如何生产、谁来分配
15.经济学有一个理论假设,即________。
A.“经济人”假设
B.“理性人”假设
C.“审美人”假设
D.“市场人”假设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表述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30分)
16.人文科学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文素养,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导向。
17.知识对于研究的先在性决定了多学科综合知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
18.泰勒斯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人。
19.经验论的开创者可以追溯到哲学家笛卡尔,他被马克思、恩格斯看作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人。
20.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以成人”,新儒家强调的 “人学”“人本”思想成为大会讨论的热门话题,标志着新儒家的强势回归。
21.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它经历了传统史学、近代史学和新历史学三个阶段。
22.年鉴学派主张扩大史学研究范围,主张融合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以研究全面的历史,并关注历史长时期的变化。
23.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是元曲,分为散曲和戏曲两种。
24.《诗经》的文学成就极高,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5.从社会一般读者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角度说,文学的阅读、鉴赏和批评远比作家作品更值得重视。
26.中国目前所见的现存史籍中,合称的“艺术”一词较早出现于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
27.直至17至18世纪中叶,法国美学家阿贝·巴托将艺术分为“美之艺术”、“机械之艺术”和 “介于二者间之艺术”三类,在理论上较早区分了美的艺术与实用工艺,并建立“美之艺术”体系。?
28.形式艺术学流派,主张“艺术即创造”。
29.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理论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30.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其他五个诺贝尔奖相比,不仅其奖金来源、颁发组织完全相同,其遴选程序仪式、奖金金额和荣誉也都相同。
三、小论文(要求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结合本职工作,由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自拟论文标题,完成不低于800字的小论文一篇。满分40分)
① 谈谈学习多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你有何帮助?
② 通过你最近阅读的一部文学作品或欣赏的一件艺术作品,谈谈你对文学或艺术学的理解。
31.请在下方答题框内答题。人们在形成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价值观等方面,总会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这种经常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此方面的差异称之为( ) 。
A.个性心理
B.心理特征
C.个性心理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点
5.把个体所有行为的产生看作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的心理学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6.注意是一种( )。
A.独立的心理过程
B.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以上一个也不是
7.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是( )。
A.指向和选择
B.集中和紧张
C.指向和集中
D.以上一个也不是
8.
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 )。
A.心理过程
B.定向反射
C.个性心理特征
D.以上一个也不是
9.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 )。 国开电大答案请进:
A.有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以上一个也不是
10.
注意周期性的变化称为注意( ).
A.起伏
B.分配
C.转移
D.以上一个也不是
1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 ).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2.
感觉是一种( )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个性倾向
D.个性心理特征
13.
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14.( )所做的"感觉剥夺"实验,说明了感觉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A.韦伯
B.赫布和贝克斯顿
C.斯金纳
D.黎柏
15.
吃了糖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很酸这是( )。
A.感受适应
B.同时对比
C.不同感受的对比
D.继时对比
16.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或动物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是实验法。
17.生物有机体以其自身整体的变化来对外界刺激作出应答性的反映,以此保持有机体新陈代谢的机能和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属性叫着反映 。
18.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的器官。
19.劳动在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0.记忆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21.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 注意为先决条件的。
22.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的注意是随意注意。
23.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
24.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觉。
25.知觉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