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type="application/ld+json&q
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 一请联系 微--xhmcz122
Q-210969415

工程地质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选择题(30分)
1.工程地质条件即( )
A.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B.工程地质问题
C.地质结构和构造
D.地形地貌
2.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
A.岩土的工程特性
B.地质作用
C.基础形式
D.水文地质条件
3.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 )
A.强度和温度敏感性
B.强度和耐久性
C.变形和耐久性
D.强度和变形
4.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
A.区域工程地质
B.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
C.结构可靠度
D.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方法
5.5.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有影响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
B.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
C.工程地质学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D.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
6.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不能确定
7.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8.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 )
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
D.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
9.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
A.碎屑结构
B.斑状结构
C.沉积结构国开电大答案请进:
D.碎裂结构
10.10.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
A.刚度
B.硬度
C.强度
D.耐磨性
8.8.正确答案是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指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是指由沉积物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指由于地球内力的高温高压造成岩石中的化学成分改变或重结晶形成的。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9.9.正确答案是A.碎屑结构。
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碎屑结构,因此答案为A。
10.10.正确答案是B.硬度。
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它是矿物的基本性质之一,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矿物之间的硬度差异。刚度、强度和耐磨性不是描述矿物抵抗刻划、研磨能力的术语。
11.11.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 )
A.岩浆岩结构
B.岩浆岩构造
C.岩浆岩产状
D.岩浆岩的解理
12.12.沉积岩的形成的四个阶段主要包括( )
A.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
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变质阶段、硬结成岩
C.风化剥蚀阶段、变质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
D.变质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
13.13.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 )
A.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B.非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沉积作用、静力变质作用
C.接触变质作用、非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静力变质作用
D.非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14.14.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 )
A.吸水率
B.吸水系数
C.饱水系数
D.饱水率
15.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 )
A.地壳
B.地幔
C.大气圈
D.地核
二、判断题(20分)
16.1.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地应力是指地球体内的应力。
17.2.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
18.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19.4.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20.5.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
21.6.岩石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22.7.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
23.8.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
24.9.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
25.10.岩石的抗冻性可用岩石的强度损失率或岩石的重量损失率来表征。
-
正确。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这些性质在岩石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筑工程中需要考虑岩石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耐久性等。
-
正确。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这是因为当沉积物或岩石碎屑在搬运过程中遇到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压力、酸碱度等)时,它们会开始沉积并最终形成沉积岩。
-
错误。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有显著影响。岩石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岩石的硬度、韧性和强度等性质。而岩石的构造则是指岩石中的矿物集合体的排列方式、层理、节理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岩石的整体稳定性和可开采性。
-
正确。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它可以是固态的,也可以是液态的,如火山岩浆就是液态的岩石。
-
正确。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这些作用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等,它们使得地表的形态逐渐变得平缓,地势趋于一致。
-
正确。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这是地球上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之一,也是解释地震、火山活动等自然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
错误。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而不是硫酸盐。硅酸盐是一类常见的造岩矿物,如长石、云母、角闪石等,它们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
-
正确。岩石的抗冻性可用岩石的强度损失率或岩石的重量损失率来表征。抗冻性是指岩石在经过冷冻和融化循环后保持其力学性质的能力。对于一些需要在寒冷地区进行建设的工程,如桥梁、路基等,了解岩石的抗冻性是非常重要的。
三、简答题(40分)
26.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其涉及哪些方面?
27.2.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就土木工程而言,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28.3.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29.4. 风化作用、 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各指什么?
30.5.简述野外鉴别常见造岩矿物的步骤。
风化作用是指岩石在地表或地下环境中,由于温度变化、水文作用、化学物质侵蚀等自然作用的影响,其结构和性质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物理性的,也可以是化学性的。
剥蚀作用是指水流、风、冰等自然力量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将岩石表面或一部分岩石剥离并带走的过程。
搬运作用是指被剥蚀或破碎的岩石物质被流水、风、冰等力量搬运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堆积作用是指在搬运过程中,岩石物质由于各种原因(如沉积、沉淀等)沉积在地面或其他地质环境中的过程。
- 5. 简述野外鉴别常见造岩矿物的步骤:
野外鉴别常见造岩矿物的步骤一般如下:
-
观察矿物的颜色和形状:不同矿物的颜色和形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通过观察矿物的颜色和形状,可以初步判断其所属的矿物类型。
-
检查矿物的光泽和硬度:不同矿物的光泽和硬度都有所不同。通常,可以通过简单的矿物光泽和硬度对比表来进行查找比对。
-
注意矿物的解理和断口:不同矿物的解理和断口也存在差异。在野外鉴别中,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解理和断口来判断其所属的矿物类型。
-
识别矿物的共生关系:不同矿物在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在野外鉴别中,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共生关系来判断其所属的矿物类型。
四、论述题(10分)
31.分析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