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 type="application/ld+json&q
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 一请联系 微--xhmcz122
Q-210969415

工程地质作业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选择题(30分)
1.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可分为( )
A.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B.裂隙水、包气带水、岩溶水
C.潜水、孔隙水、包气带水
D.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2.在潜水流向上,相邻两等水位线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该距离段内潜水的( )
A.水力梯度
B.埋藏深度
C.含水层厚度
D.潜水水压
3.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地下水是( )
A.孔隙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包气带水
4.泉的种类很多,其中由含水层被河流侵蚀切割形成的泉是( )
A.侵蚀泉
B.接触泉
C.断层泉
D.溢出泉
5.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腐蚀的种类分为( )
A.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复合腐蚀
B.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冰冻腐蚀
C.分解腐蚀、冰冻腐蚀、复合腐蚀
D.结晶腐蚀、冰冻腐蚀、复合腐蚀
6.6.处于地表的岩石,由于温度变化的影响,在原地产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不形成新矿物的风化作用,称为( )
A.生物风化
B.物理风化
C.化学风化
D.冰冻风化
7.7.根据流动特点,地面流水可分为片流、洪流和河流三种类型,沿地面斜坡呈片状流动的水流,称为( )
A.河流
B.洪流
C.片流
D.不确定
8.8.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 )
A.河流将所携带的物质向下游方向搬运的过程
B.水直接溶解岩石中矿物的作用
C.河流搬运物从水中沉积下来的过程
D.河水冲刷河床,使岩石发生破坏的作用
9.9.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者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见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称为( )
A.逆断层
B.活断层
C.正断层
D.平断层
10.10.下列关于活断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断层穿切现代地表,往往造成地形突变
B.活断层破碎带中物质,—般坚固并胶结成块国开电大答案请进:
C.活断层一般是沿已有断层产生错动,它常常发生在现代地应力场活跃的地方
D.对活断层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活动断的规律性
11.11.下列关于活断层对工程影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铁路、输水线路等线性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也应尽量避开主断层
B.若工程必须在活断层附近布置,比较重大的建筑物放在断层的上盘较为妥善
C.存在活断层的建筑场地需进行危险性分区评价
D.建筑场地选择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特别是重要的建筑物更不能跨越在活断层上
12.12.形成土洞的地质作用是( )
A.生物作用
B.潜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
13.13.下列最易发生岩溶的一组条件是( )
A.可溶性岩石,岩体内有相互连通的裂隙,水具有侵浊性,且水是流动的
B.可溶性岩石,丰富的水,岩体内有丰富的裂隙,水是静止的
C.沉积岩,水具有侵蚀性,且水是流动的
D.可溶性岩石,岩体中有丰富裂隙,水具有侵蚀性,水是静止的
14.14.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不包括( )
A.地形陡峭
B.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
C.松散堆积物丰富
D.少量冰融水的流出
15.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B.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只有一个
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D.每次地震震级可有多个,烈度也可有多个
-
正确答案是:B.若工程必须在活断层附近布置,比较重大的建筑物放在断层的上盘较为妥善。
根据题意,B选项的说法不正确,因为如果工程必须在活断层附近布置,比较重大的建筑物应放在断层的下盘较为妥善,而不是上盘。 -
正确答案是:B.潜蚀作用。
土洞的形成是潜蚀作用的结果,即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土体进行冲刷和侵蚀,使土体中的空隙逐渐扩大,最终形成洞穴。因此,形成土洞的地质作用是潜蚀作用。 -
正确答案是:A.可溶性岩石,岩体内有相互连通的裂隙,水具有侵浊性,且水是流动的。
岩溶发育需要具备可溶性岩石、有水流通和侵蚀性的水以及相互连通的裂隙等条件。选项A中包含了这些条件,因此是最易发生岩溶的一组条件。 -
正确答案是:D.少量冰融水的流出。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满足地形陡峭、突发性或持续性大暴雨、松散堆积物丰富以及水道畅通等条件。而D选项中提到的少量冰融水的流出并不是泥石流形成所必需的条件,因此不是泥石流形成条件之一。 -
正确答案是: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1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的量度,而烈度是地震在一定区域内引起的地面震动强度的量度。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固定值,但烈度会因地震波传播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可以有多个值。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说法。
二、判断题(20分)
16.1.岩石的空隙包括溶隙、岩体裂隙和岩石内部的孔隙,而土体一般只考虑裂隙。
17.2.在岩土中,空隙未必全部充水,也并非全部的空隙都能让水通过,能够通水的只是那些
连通的空隙,这种空隙被称为有效空隙,它只占全部空隙的一部分。
18.3.地下水的来源首先空气中的水汽因降温在地面凝聚成水滴后渗人地下积聚而成的凝结水。
19.4.隔水层是指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重力水的岩层、土层。
20.5.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完整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表面的重力水即包气带水。
21.6.风化作用在地表最为明显,越往深处则逐渐消失。
22.7.坡积土是由山洪急流搬运的碎屑物质组成的。
23.8.通常将滑坡的发育过程划分为蠕动变形阶段、滑动破坏阶段和渐趋稳定三个阶段。
24.9.在河谷地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河漫滩,由于受到地壳构造运动与河流侵蚀、堆积作用的综合影响,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谷坡上,这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25.10.地面沉降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工程地质现象。
-
正确。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土壤等物质在风、水、冰等自然力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地表最为明显,随着深度的增加,风化作用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
错误。坡积土是指在山坡或山脚下,由流水将山上或山麓的碎屑物质搬运沉积下来形成的土壤。这些碎屑物质是由重力作用而非山洪急流搬运的。
-
正确。滑坡是一种自然灾害,其发育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蠕动变形阶段、滑动破坏阶段和渐趋稳定阶段。在蠕动变形阶段,滑坡迹象可能不明显,但地面已经开始缓慢移动;在滑动破坏阶段,地面会突然滑动,造成严重的破坏;在渐趋稳定阶段,滑坡已经发生,但地面逐渐稳定下来。
-
正确。河流阶地是指在河谷地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和河流侵蚀、堆积的综合作用,河漫滩在河谷谷坡上呈阶梯状分布的地貌。这些阶梯状的地貌被称为河流阶地。
-
正确。地面沉降是指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工程地质现象。这种现象通常会对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影响和破坏。
三、简答题(40分)
26.1.毛细水和重力水对土的工程性质有何影响?
27.2.根据潜水的埋藏条件,潜水具有哪些特征?
28.3.什么是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如何根据等水位线确定水流方向和水力梯度?
29.4.岩溶和土洞分别指的是什么?
30.5.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应做哪些防治工作?
四、论述题(10分)
31.论述泥石流的防范的原则和采取的工程措施。
-
4.岩溶是指可溶性岩层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化学作用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地下溶蚀现象。这种现象包括溶洞、溶槽、溶井等。而土洞则是指覆盖型岩溶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存在于地表或地下岩溶的上部覆盖层中的一种空洞。
-
5.在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应该采取以下防治工作:
-
加强地面沉降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
通过修建堤坝、防洪墙等工程,防止地表水进入地下,进一步降低地面沉降的风险;
-
采用人工回灌技术,将地下水水位控制在合理的高度,以减少地面沉降的可能性;
-
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避免过度开采,以防止地面沉降的发生;
-
对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进行必要的土地利用规划,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对地面的破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