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厦门)23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任务3【答案】[电大作业答案]

内容摘要:
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登陆后,首先进入到的页面是() A.教学平台 B.在线考试平台 C.个人空间 D.办事大厅 2.不属于形成性考核任务类型有()。 A.教学实践活动 B.专题讨论 C.阶段性学习测验 D.期末大作业 3.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记录和进行的学习测评为()。 A.平时学习行为表现 B.形成性考核 C.终结性考试 D.随堂测验 4.
国家开放大学答案,形考任务,电大作业答案,毕业论文。

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 一请联系 微--xhmcz122 Q-210969415


形考任务

国开(厦门开放大学)23秋《<a href=http://www.433c.com/cyzx/2023-07-13/2239.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国家开放大学</a>学习指南》<a href=http://www.433c.com/cyzx/2023-07-13/2239.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形考任务</a>3【标准答案】[电大<a href=http://www.433c.com/cyzx/2023-07-19/2408.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作业</a>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登陆后,首先进入到的页面是()
A.教学平台
B.在线考试平台
C.个人空间
D.办事大厅

 

2.不属于形成性考核任务类型有()。
A.教学实践活动
B.专题讨论
C.阶段性学习测验
D.期末大作业

3.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记录和进行的学习测评为()。
A.平时学习行为表现
B.形成性考核
C.终结性考试
D.随堂测验

4.以下关于形成性考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评价
B.形成性考核成绩一般不计入课程总成绩
C.形成性考核可以全面地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学习辅导,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学习中的薄弱之处
D.形成性考核的基本形式有阶段性学习测验、教学实践活动、专题讨论、学习记录等

5.依据在考试时是否允许考生携带、使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参加考试,可以将考试分为()
A.开卷、半开卷
B.闭卷、半闭卷
C.开卷、闭卷
D.半开卷、半闭卷

6.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考核方式一般采取( )相结合的方国开电大答案请进:
式。
A.形成性考核
B.网络考试
C.终结性考试
D.纸质考试
E.大作业

7.对于执行“双及格”规定的课程,要求( )达到及格,方为通过课程考核。
A.形成性考核成绩
B.终结性考试成绩
C.阶段性学习测验成绩
D.课程考核总成绩

8.终结性考试分为纸笔考试、网络考试、开放性考试(大作业、作品、论文、口试等)形式。( )

9.对于任何一门课程,只要课程考核总成绩达到及格,就通过了课程考核,可以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 )

10.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学生可向分部(学院)申请免修、免考国家开放大学相关课程。( )

11.免修、免考课程的学分比例最高不超过现修专业最低毕业所修课程(不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环节课程)总学分的40%。( )

3.正确答案是:B.形成性考核。
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记录和进行的学习测评为形成性考核,即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评价。

4.正确答案是:B.形成性考核成绩一般不计入课程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评价,其成绩一般计入课程总成绩,因此B选项错误。

5.正确答案是:C.开卷、闭卷。
根据考试时是否允许考生携带、使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参加考试,可以将考试分为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开卷考试是指允许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携带、使用相关资料进行答题,而闭卷考试则不允许。

6.正确答案是:A.形成性考核。
国家开放大学课程考核方式一般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7.正确答案是:B.终结性考试成绩。
对于执行“双及格”规定的课程,要求终结性考试成绩达到及格,方为通过课程考核。

8.正确答案是:正确。
终结性考试分为纸笔考试、网络考试、开放性考试(大作业、作品、论文、口试等)形式。

9.正确答案是:正确。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只要课程考核总成绩达到及格,就通过了课程考核,可以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

10.正确答案是:正确。
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学生可向分部(学院)申请免修、免考国家开放大学相关课程。

11.正确答案是:正确。
免修、免考课程的学分比例最高不超过现修专业最低毕业所修课程(不含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环节课程)总学分的4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